贝恩公司携手百度发展研究中心今日共同发布报告《数字经济互联网之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研究。报告显示,新冠疫情影响下,中国数字化进程持续加快,各行各业纷纷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先行企业,迅速实现数字化转型,并打造领先全球的亮点。
通过对优秀企业的深入分析,报告发现,成功企业均呈现以“快”、“准”、“新”为特色的三大亮点,具体表现为:快速响应、精准触达、精准定制、产品创新、服务出新、业务革新,而这些亮点与数字经济互联网下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密不可分。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TMT业务联系主席李舒表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对冲疫情影响、重塑经济体系和提升治理能力的重要力量。伴随中国的数字化进程加快,数字化应用场景愈加丰富,加速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的首要任务。因此,企业必须了解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的特点与背后动因,从根本上找到适合自身的发展路径。”
贝恩公司资深全球合伙人丁杰表示:“如今的商业时代,随着商业结构从线性向网状升级,从端向云升级,选择单打独斗的企业肯是走不远的,企业一方面要学习成功企业的经验,另一方面要思考如何借助外部力量和生态圈增强实力,才能行稳致远。“
百度发展研究中心认为,“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这其中数字化发展是重要推动因素之一。当前全球经济仍充满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但科技创新是能制造确定性的力量,势必对数字经济甚至更广泛的社会领域产生影响。数字经济未来竞争的关键,一方面是看谁能够掌握人工智能、5G、区块链、量子信息这些核心技术,另一方面是谁在推动新技术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上走的更好。未来,平台模式提供的领先技术、供需资源、流动数据和运营能力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
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的“四大特点”:
报告指出,先行企业之所以能够迅速进行数字化转型,并打造领先于全球的亮点,得益于充分借助并且发挥了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的四大特点。
高效的供需资源聚合。以开放包容的方式,集合和匹配外部分散的供给端和需求端资源,包含技术、产品、服务、流量等多维度资源。
流动的数据价值。以海量流动的用户数据为基石,打通端到端数据接口,借助迭代的推荐技术,开发多场景应用数据工具,实现双向流动的数据高效运用。
本土化创新驱动的技术赋能。基于本土化的市场特性与需求进行技术创新,并将创新的技术成果以平台的形式向外输出赋能,以降低创新门槛。
全价值链的深度运营赋能。超越了单纯的技术输出,而是深度参与企业运营的各环节,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协助企业商业落地,提升运营效率。
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背后的“四大动因”
报告指出,在“四大动因”的协同作用之下,塑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
原因一政府:积极推动新基建、供需侧改革两手抓
近年来,我国政府大力支持并主导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基建投资,推动数据成为新的关键生产要素,为“流动的数据价值”与“本土化创新驱动的技术赋能”提供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据预测,2020年或将新增5G基站58万个,数据中心机架93万架,人工智能的投资规模约为1,000亿人民币,光纤占宽带用户渗透率约提升3%,为释放“数字红利”奠定坚实基础。
原因二消费者:中国消费者数字化程度全球领先,且对数字使用态度较为包容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互联网用户基数庞大,创造海量“流动的数据价值”,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2019年中国网上零售额渗透率达到26%,是发达国家的2.4倍,而智能手机的用户移动支付渗透率更是发达国家的2.8倍,高达81%。随着政府对数据管理的规范性要求提升,消费者对于数据的分享和使用更加放心,为“全价值链的深度运营赋能”提供丰富的应用场景。
原因三企业:供需两端高度分散且技术与运营基础薄弱,具备刚性需求
面对强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在外部商业环境向好的同时,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中国企业内部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包括如何攻克供需两端高度分散、技术和运营基础薄弱的难关,亟待寻求外部帮助。相比传统解决方案,数字化发展模式借助数字化手段,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解决痛点。例如通过智能精准算法匹配供需,利用技术赋能创新并提高效率,匹配企业迭代速度提供全价值链运营赋能。
原因四生态:有能力亦有意愿
中国的互联网生态具有规模优势、技术先进、人才优质的特征,具备将服务基础设施化的实力,为企业突破痛点,实现“技术运营双赋能”提供了基础保障能力。研究显示,我国互联网生态不仅具备数字化能力,而且正逐渐从消费行业起步,有意愿运用积累的数据价值、运营经验、技术优势,通过“科技与运营双赋能”有序拓展到B端和其他新的增长引擎。
企业如何适应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
贝恩公司全球合伙人、大中华区TMT业务联席主席李舒表示:“为了最大化发挥中国数字化发展模式的独特优势,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特点和数字化转型的整体规划,在自建生态、借助第三方生态,以及两者的混合模式中进行差异化选择。此外,企业还需要围绕组织、运营机制、人才和数据,调整运营模式,建好公司内部能力的底盘。“
李舒总结道,不同属性的企业存在三种不同的数字化发展模式。
模式一,善借外力:即聚焦价值链核心环节,充分利用第三方生态的基础设施。该类模式适合资源有限的中小企业,或可资源优势互补的大中型企业,通过生态的流量、技术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快速扩张估摸,加快企业的数字化能力建设。
模式二,双管齐下:即从1到N阶段善借生态外力,从0到1阶段探索自建生态。该类模式适合规模较大、所处行业较成熟且各价值链分工明确的企业,可以利用自身行业经验打造自有生态,并与外部生态圈互通有无,实现内外双循环、相互赋能,快速推动线上销售增长,沉淀用户资源。
模式三,自建生态:即深挖资源和能力,自建生态护城河。该类模式适合实力雄厚,资金和技术资源都较为丰富的集团化企业,可以立足自有的资源,整合上下游获得垂直行业深度洞察,拓展边界获取更多元的消费者触点,打造自身专属生态。
在企业内部能力建设方面,李舒建议,首先,企业需要全局着眼,定位数字化业务组织,并从细节入手,匹配资源和更充分的自主权,稳扎稳打推进企业整体数字化转型。其次,完善运作机制,配合平台“全价值链的深度运营赋能”。对内建立敏捷型运作,对外以灵活、开放的机制加强生态合作。第三,优化人才机制,配合“本土化创新驱动的技术赋能”。设计数字化人才能力模型与发展策略,建立数字化人才“成群来,成批长”的土壤。最后,利用技术与数据赋能业务,打通专属数据中台,创造“流动的数据价值”。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126
2018-01-03 10313
2021-03-18 7564
2018-06-01 6567
2019-06-22 6017
2019-05-03 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