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的互联网金融消费的场景化,即是指金融服务提供商利用互联网手段,将个人用户从事的各类消费、支付行为与投资理财产品结合,从而衍生出的一种新的理财投资方式。随着《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的出台,P2P平台加速洗牌进程,迫使更多平台积极开展跨界合作,试水场景消费,从而深化服务内涵,为用户提供更贴心的增值服务。
数科邦小编了解到根据国家统计局2017年上半年数据,网络零售增速有所加快。上半年,全国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33.4%;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28.6%,增速比上年同期提高两个百分点。伴随着居民消费升级,移动互联网等科技手段带动了消费增长的新动能。
“场景”无处不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和人物存在特定的场景关系,延伸到商业领域便会引发不同的消费市场。传统电商,一般是把消费者的购买从线下实体搬到线上,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把人们的时间碎片化分割,消费者不再局限PC端的鼠标点击,信息渗透无处不在,消费行为变得移动分散。虚拟世界同现实世界交错融合,使任何一个生活场景(无论现实、虚拟)都有可能转化为实际消费——市场开始由传统的价格导向转为场景导向。纵观眼下的各行各业市场,几乎都在一定程度上面临这瓶颈。商家和客户两者总是站在对立面思考问题,商家思考的是流量和转化率,而用户则更多关心的是性价比和购买力。事实上,以传统行业为例,装修、旅游等的成本都价格不菲,尤其对于目前以80、90为核心的消费主力军,对价格更是关注。在这样的市场背景下,场景化为依托的消费金融孕育而生,企业可利用消费金融系统的优势,迅速抢占市场,推动行业发展。
其实,早在几年前,消费金融概念已被大家所熟知。银行信用卡分期消费也算作是消费金融的一种。但本身其具备一定的局限性。如学生群体亦或者是应届毕业生,很难拥有信用卡的审核资格,即便有资格,其放款的额度也不高。许多3C产品、国外旅游的消费至少在万元以上,低额度是完全满足不了这部分用户的需求的。
而消费金融则并没有这样的问题,通过芝麻信用、个人征信等大数据的整合,可迅速为具备消费能力的用户提供最快的便捷购物服务。我们从京东白条、蚂蚁花呗不难发现,即便是行业流量巨头,想要加快用户的转化率及粘性。消费金融会是最佳的方法。当然,有许多人会说,做消费金融需要思考两个问题:风控和资金。
事实上,这两个问题对于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业来说简直信手拈来。但对于一些中小型企业而言,主要问题依然在于资金。
必须承认,以场景体验来说,互联网公司更具优势。不过,银行业对于场景金融的重视正在与日俱增,不少银行已经推出相应的举措。
监管落地后,尾部平台不断离场,但借贷需求又切实存在,部分相对优质的客群会转向银行寻求服务。因此,预计业务将不断向龙头集中,信用贷款业务实力强的银行将受益。今后合规“助贷”的需求必然会提升,具有相关核心风控能力的银行将从中受益,获取新的业务增长点。不难看出,通过与场景融合,打造消费金融平台生态圈将会成为银行未来发展的必然方向。
2020-02-15 11191
2018-01-03 10380
2021-03-18 7626
2018-06-01 6633
2019-06-22 6068
2019-05-03 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