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发展给中小城市集聚人才带来了什么?
——“交通发展对中小城市集聚人才的影响”调研分析之一
《中国人才》记者温金海蔡秀萍陈晓伟
人才流动一直深受交通发展格局的影响。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交通事业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后,交通更是快速腾飞。到“十三五”期末,高铁运营里程达3.8万公里,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95%通了高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5.5万公里,2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和地级行政中心,98.6%通了高速。
伴随着交通的日益便捷,人才流动的规模在扩大,频率也在加快。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0年我国流动人口为1.21亿人,2012年达2.36亿人,2021年增至3.85亿人。
《中国人才》杂志一直关注着交通发展对中小城市引才聚才的影响。早在2011年5月京沪高铁开通之前,我们曾专门策划深度报道《高铁带来的人才冲击波》,分析高铁发展给人才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当时对于京沪高铁开通,不少沿线中小城市心态颇为复杂,可谓喜中有忧。喜的是成为高铁大动脉上的节点城市,出行更为便捷。忧的是担心高铁会放大京沪两个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加剧中小城市的人才流失。
交通发展对中小城市人才流动究竟有哪些影响?是加速人才外流还是有利人才回流?如何利用交通发展机遇促进人才集聚?这些问题当时还没有答案,需要时间来检验。
时隔11年,我们再次将目光投向这个话题,去探究关注已久的未知。
交通发展提升中小城市人才竞争力
相对一线城市,中小城市集聚人才的难度更大。“十四五”时期,人才工作迈向新征程之际,中小城市如何更好地集聚人才,既是一个众所关注的焦点,也是人们急盼破解的难点。这次调研活动,我们挑选了东中西部10个交通相对方便的中小城市。
从调研情况看,交通发展给中小城市引才聚才带来了新机遇,增加了新动能,中小城市人才回流呈现出积极态势。
九江,地处江西北部,长江和京九铁路两大经济开发带交叉点,是承东启西、引接南北的金十字交汇点。近年来,安九高铁通车、庐山机场复航、昌九高速“高改快”等项目建成,九江交通发展有了质的飞跃,提升了城市吸引力,增强了九江的引才效应。
九江市委人才办对青年人才的调研显示,高校学生在择业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性质、发展前景,再者考虑个人生活环境。虽然交通发展在引才中的权重不属第一梯队,但属于影响发展前景中的重要因素。调研人员组织九江在外省就读大学生就其返乡就业意向开展调研,围绕“你所就读的院校”“是否愿意返乡就业”“返乡就业最看重城市哪些方面”“阻碍/促使你返乡就业的原因”“对九江发展有何建议”5方面进行线上问卷调查,并邀请18名在外就读大学生开展面对面座谈。调研显示,有50.88%的学生把交通发展情况作为返乡就业重要参考指标,相比九江交通改善前有所提升,前三位分别是“就业压力”(64.91%)、“住房压力”(59.65%)、“地区综合经济实力”(51.37%),后三位分别是“环境旅游娱乐”(15.79%)、“医疗保健”(21.05%)、“故土情怀”(28.07%)。
交通加快了城乡一体化建设进程,大幅提高了城市的承载力。人才普遍认为九江开通了高铁,坐高铁去南昌仅需1小时,去武汉仅需1.5小时,去合肥、长沙也都非常方便,加上九江机场通航后,陆续开通了飞往深圳、西安、成都、上海等城市的航班,对九江的地理位置及交通发展较为满意。
第七次人口普查显示,九江市濂溪区2020年人口数37.8万人,增速全市第一,人口受教育程度高,每年高校在校学生约8万人,可以说交通发展对经济增长和高素质人群集聚具有明显的先导作用。九江市浔阳区的问卷调查显示:37.5%的人才认为近5年来单位中高级人才数量越来越多,62.5%认为近5年以来单位中高级人才数量有所增多。
浙江余姚,长三角区域的县级城市,坐落在杭州湾南部、杭州与宁波的中间地带。近年来余姚市非常重视发展交通,致力打造接沪、联杭、融甬综合运输通道,加速实现1330交通圈,即余姚主城区至杭州湾主要城市上海、杭州、嘉兴1小时交通圈,至宁波主城区,慈溪、前湾主城区,主要乡镇及产业平台等3个片区的半小时通勤圈。
余姚市委组织部的调研显示,交通便利程度对人才的区域交流推动与促进作用愈发明显,交通基础设施的便利,进一步加速了人才的持续引进。以余姚市近年举办的中国·河姆渡(余姚)智能制造创业创新大赛等重大人才项目赛事为例,近两年共征集来自长三角区域高层次人才百余个,目前已累计落户项目达到19个。同时在一些重点人才工程申报过程中,仅2021年就有超过70个长三角区域人才项目向上申报宁波“甬江引才工程”,其中有12个正式入选。在柔性合作方面,余姚市创新实施的“阳明学者”,2020年遴选聘任的7人全部来自长三角区域。一个县级市能够集聚这么多高层次人才,没有交通发展的支撑,显然难以想象。
鹤壁位于河南省北部,是中原城市群核心发展区14个城市之一。鹤壁交通便利,境内京广高铁、京广铁路、107国道和京港澳高速纵贯南北,晋豫鲁铁路和在建的郑济高铁、范辉高速横穿东西,乘高铁30分钟到达郑州、2个半小时到达北京、武汉、西安、徐州。
鹤壁市委组织部的调研显示,虽然大城市对鹤壁人口的“虹吸效应”依然明显,但“同城效应”“近城效应”已日渐凸显,“半小时”“三小时”高铁经济圈的形成,为鹤壁企业引入中原城市群和京津冀地区的人才创造了条件,出现了高层次人才户口、单位、编制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在鹤壁就业、居住的生活方式,有效促进了人口、人才和资本的流动传播。
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鹤壁流动人口相比2010年增加131096人,增长202.43%,每年有近200万人次的务工人员流动。
交通便利化促进中小城市开展区域人才合作
我国人口流动总的趋势,是从乡村向城镇流动,从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从城镇化率较低的地区向一线城市、区域中心城市流动。
据人口普查的数据,我国城镇人口数量2010年为6.66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是49.68%。2020年增加至9.01亿人,占总人口的63.89%。在城镇人口比重上升的同时,乡村人口则在减少。
交通发展缩短了空间距离,为人口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促进了人口的流动。2020年全国流动人口为3.75亿人,比2010年增加1.54亿人,增长69.73%。从流向上看,东部地区吸纳跨省流动人口9181万,占比达到73.54%。中部地区吸纳955万人,占比是7.6%。西部地区吸纳1880万人,占比15.06%。东北地区吸纳4608万人,占比3.75%。
虽然一线城市、沿海发达地区依然吸纳了大量流动人口,但随着中小城市交通的改善,全国众多城市群的崛起,城市发展水平的提升,人口流动正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许多流动人口并非总盯着北上广深一线城市,在综合考量之后,人们有了更多务实的选择。
2000年全国1.21亿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的有7865万,占65%,跨省流动4242万人,占35%。2020年全国3.75亿流动人口中,省内流动的为2.5亿人,占67%;跨省流动的为1.24亿人,占33%。省内流动的比例呈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众多的省会城市、省内中小城市对人才的吸引集聚能力在增强。从人口流动的这一趋势,我们不难看到中小城市集聚人才的机遇。
早在十多年前,不少中小城市对大城市的“虹吸”效应颇为忧虑。离大城市越近,忧虑的程度越深。这次调研活动,我们专门挑选了若干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了解交通发展、区位条件的变化,对人才流动的影响。从调研情况看,虽然“虹吸”的现实依然存在,但中小城市应对“虹吸”已经主动、从容了许多。不少中小城市积极利用交通优势,与大城市深化人才合作,并在合作中获取所需的人才智力。人才在中小城市与大城市之间的流动,已经不再是单向的外流,而体现为双向的交流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江苏南通坐落在长江北翼,与上海、苏州隔江相望。虽然与上海直线距离很近,但因为长江之隔,过去从南通坐车到上海需要绕行很远的路程,有“南通不通”之憾。2008年6月苏通长江公路大桥建成通车,2011年12月连接上海崇明岛和南通启东市的崇启大桥通车,高速公路直接连起南通和苏州、上海。2020年7月,沪苏通长江公铁大桥通车,高铁从浩浩长江上飞驰而过,进一步拉近了南通与上海、苏州的距离,如今从南通坐高铁到上海,仅需1.5小时。
南通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为战略契机,加强与上海、苏南地区的同城脉动,深层次对接苏南、融入上海,在“交通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政策一体化”“人才共享”等全方位、宽领域寻求合作,将南通打造成为沪苏两地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联动发展的重要平台。
交通格局的改变,使南通的区位优势凸显,促进了南通的人才聚集。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南通市常住人口为772.66万人,比2010年增加44.3万人。常住人口首次超过户籍人口,人口净流入16.61万人。人口净增地区主要集中在市区,其中崇川区、开发区、通州区和海门区,分别增加23.05万、15.02万、12.0万和8.42万人。
随着城市能级的提升,以及连续出台优惠鼓励政策,南通市海门区对人才的“拉力”越来越大。大学生流失问题得到改善,原有“出去一卡车,回来一小车”的问题虽仍存在,但在中小城市不断发展背景下,更多的大学生愿意回乡就业。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选择在家乡就业的人数不断增多。2021年海门区转进人才档案4528封,同比增长9.39%,其中博士3人,硕士182人,本科2494人,专科1849人,而转出档案1321封,转入数远高于转出数,海门的区位优势对人才的吸引力显著增强。在“融入上海”的进程中,海门从上海吸引了不少高层次人才。2021年,海门区引进的50多个高层次创新创业项目中,有超过一半的项目来自上海。
启东市位于南通最东端,东临大海,南濒长江入海口,原本是个偏远之地。近年来启东全面推进重点交通网络建设,打造江海河联运、公铁水配套的大交通体系,成为南接上海、苏南,西接南通市区、苏北的交通枢纽节点。随着交通的便利,沪启“同城效应”持续放大,省外人才特别是上海人才与启东之间的科技人才交流日益频繁,在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和牵线搭桥之下,博士学历以上高端人才与启东企业之间的互动交流更加便捷高效,人才往返企业开展合作的意愿不断增强,高端人才来启东创办企业数量不断攀升。优势产业人才加速集聚,生命健康、新材料两大产业成为启东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技术创新平台大部分集中在这两大产业企业。
广西贺州,地处粤湘桂三省区腹地,东距广州268公里,是大西南东进粤港澳的重要通道。随着贵广高铁、洛湛铁路贯通全境,广贺高速、桂梧高速形成交汇,贺州正加快融入珠三角1小时经济圈。从贺州乘动车到广州只要1个半小时,到深圳也只要2个小时。因为临近广州、深圳等大湾区中心城市,贺州一度面临人才外流压力。如何发挥区位优势“架虹桥、破虹吸”,共享共用大湾区人才资源、互联互通大湾区科创平台,成为贺州人才工作面临的紧迫而重大的现实问题。
近年来,贺州依托交通优势,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提出加快建设广西东融人才发展先行区,深化粤桂协作,借势借力错位发展,通过人才共育、产才联动、政策协同等举措,破解人才虹吸之困,全力唱好新时代湾贺人才协作“双城记”。仅在“市校合作、智库合作”方面,贺州就先后与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深圳大学等多所粤港澳大湾区高校签订市校合作协议,加强与深圳市专家人才联合会、海创人才南方创业服务中心等7家大湾区人才智库交流合作。
目前,贺州充分利用粤港澳大湾区和国内知名高校的人才、技术和资金优势,推动了碳酸钙、钢铁、铝电子、林产等优势传统产业实现了转型升级,也将超超新材、桂东电子等一批贺州本地企业全面融入大湾区市场和产业链、创新链。近三年实现科技成果转化76件,市高新技术企业由8家增加到39家,增长达550%。
交通发展放大山区城市的引才优势
这次调研活动,我们除了选择一线城市周边的中小城市,还选择了若干地理位置相对较远的山区城市。
丽水位于浙江省西南部,有“浙江绿谷”之誉,境内有不少海拔1000米以上的山峰,浙江省第一、第二高峰均在丽水。“九山半水半分田”的丽水,曾饱受交通瓶颈的制约。
近年来,丽水市全面实施“交通先行”战略,稳步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条件得到极大改善。金丽温铁路、衢宁铁路等重大交通工程的正式通车,标志着丽水进入了“高铁时代”。
随着全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各项生产要素日益向丽水集聚,人才资源流入加快向好,城市创业就业的吸引力集聚力进一步提升。2015年12月金丽温高铁通车后,原来到杭州所需的4-5小时时间缩减至1.5个小时,到温州的2个小时缩减至30-40分钟。
交通条件的改善降低了人才对交通通勤方面的顾虑,缓解了丽水与大城市竞争招引人才的压力。2020年9月衢宁铁路通车后,铁路沿线的庆元县2021年研究生引进数量同比增长460%;松阳县的引才数量从2017-2019年的600多人提高到2020年、2021年的1615人、3362人。
丽水生态环境优越,是中国优秀生态旅游城市。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生态环境的优势无法充分展现。而今,交通改善放大了丽水生态优势。特别是在全国“双碳”战略和“两山”发展背景下,人才选择在“绿水青山”型城市创业就业和生活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丽水的绿水青山释放出独特魅力,促进对人才吸引力的提升。据统计,2021年丽水新引进高校毕业生4.4万多人,其中博士650人、硕士2417人,分别是2020年的1.8倍、5.5倍、5.3倍。
丽水市委组织部的调研显示,交通运输系统的完善扩大了生产要素的流动空间范围,降低了流动成本,促使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丽水集聚。在交通、政策等因素叠加下,丽水成功招引江丰电子、光珀智能等一批重大人才科技项目和浙江臻泰能源、青山钢铁等省级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相应地,企业新建扩建和技术研发又会吸引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和劳动力集聚,为丽水带来更多人力资源和智力要素。2010年至2020年,丽水全市人才资源总量从21.95万人增长至48.56万人,年均增长8.26%。其中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才从14.18万人增长至29.46万人,年均增长7.59%。
高铁、公路等淡化了城市行政边界,促进了沿线城市互联互通,强化了城市间协同发展意识,提升了异地人才交流频率。2020年,丽水举办了首届全国大学生双选会,抓住高铁等交通发展机遇,面向全国发出邀约,向来自武汉各大高校、全国38所丽水“人才金桥”合作高校和丽水学院的5000余名学生等求职者,提供1000多家企事业单位共计1.5万余个工作岗位。丽水与全国各地的交流互动不断加强、日趋深入,建立了深层次合作关系,拓宽了人才流入通道。
宜昌,湖北省域副中心城市,地处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处,素有“三峡门户”“川鄂咽喉”之称,著名的三峡大坝正是坐落在这里。作为山区城市,宜昌非常重视发展交通,“十三五”期间,宜昌市全社会交通固定资产投资682亿元,交通大踏步发展,高速、铁路、水运、航空、公交运营线路程度等主要指标均不同程度增加。
交通的发展使宜昌的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呈现出流出流入双向同步发展的格局。
近年来,虽然宜昌市每年新出生人口都是正值,但户籍总人口仍呈下降趋势,2015年户籍人口398.18万人,2020年下降至389.9万人。这表明即使是宜昌这样体量的城市,也存在被周边大城市武汉、成都、重庆虹吸的现实。
与此同时,在户籍人口递减的情况下,宜昌市常住人口由2015年末的411.5万人增长到2020年末的413.79,人口每年都实现净流入,流量越来越大,而且这一部分人主要就是有能力、有意愿、有计划在宜昌安家立业的人才。这又说明,作为区域级中心城市,交通的便利提升宜昌的人才吸引力。
宜昌市委组织部的调研显示,交通发展对中小城市人才集聚的促进作用,有一个内在的路径逻辑:交通建设为重大项目、重点企业的落户、发展提供了先决条件;重大项目、重点企业为引才聚智提供了关键平台;产业结构升级裂变为聚集人才带来重大机遇。
宜昌高新区是国家高新区,2017年挂牌成立中国(湖北)自由贸易试验区宜昌片区。这里的交通区位条件极为优越,焦柳铁路穿境而过,高新区距离高速公路和三峡机场距离都很近,基本形成了“水、陆、空、铁”四维立体交通网络,这对工业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明显的区位优势。
宜昌高新区依托这一优势,引入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企业,不断提升产业承载能力,壮大绿色化工、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加速发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产业,形成人才发展高地和人才流入洼地。
高质量的产业聚集,拓展了人才的事业发展平台,吸引了包括产业领军人才、高端研发人才、高技能人才和产业技术工人等涉及产业发展各个环节的人才流入。2020年,宜昌高新区人才规模达14.83万人。科技领军人才和人才团队不断汇聚,引进培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100多人。
这样一个引才聚才路径逻辑,揭示了中小城市的引才规律。中小城市应当充分利用交通发展的机遇,积极发展产业,拓展载体、平台,促进人才聚集。
交通发展是城市人才环境的重要指标。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深感受到,随着交通事业的蓬勃发展,中小城市的人才环境不断优化,正在成为各具特色的人才创新创业热土。
“十四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事业将有更大发展。按照相关规划,到2025年我国高铁营业里程将达到5万公里。到2035年将基本形成都市区1小时通勤、城市群2小时通达、全国主要城市3小时覆盖的“全国123出行交通圈”。可以预见,伴随着“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对于大多数中小城市而言,“交通不便”将逐渐成为历史。这将为人才流动创造更多的可能,为中小城市集聚人才带来更多的机遇。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127
2018-01-03 10314
2021-03-18 7567
2018-06-01 6570
2019-06-22 6018
2019-05-03 57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