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工作的彭护士最近有了一个得力助手,这个助手只需她在手机小程序上一点,它就能上门取货,把物品送到指定的地点。“有了它以后,不用老是跑来跑去送资料了,既节省了时间,又间接延长了口罩的使用寿命。”彭护士口中的得力助手,正是成都越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凡创新」)所研发的“享递”机器人。
图源:越凡创新
在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这种不需要戴口罩、不会被病毒感染的智能机器人,有效代替人工,出现在医院、写字楼、工业园区等各个场合。成为避免疫情期间防患人传人、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健康的重要措施。
智能服务机器人多家医院上岗
「越凡创新」CEO黄山告诉36氪四川,针对此次疫情,公司推出了两款智能机器人。一款是跨楼层智能递送服务机器人“享递”,能够在复杂环境中自主定位并递送产品、货物等。100L的超大载货能力使得它兼具传统递送机器人的负载和室内递送服务的双重功能。
另一款是“知屏”机器人,主要用于医院门诊,可开展防疫宣教和信息查询工作。“它是一款全自主智能服务大屏机,集跨楼层服务、识别、讲解、引导、推广等多种服务于一体,可在医院内自由移动科普防疫知识,实现24小时移动“小喇叭”功能。” 黄山表示。
图源:越凡创新
截止到目前,「越凡创新」已经无偿提供给了成都市第十人民医院第一批全智能医用机器人,并在华西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部署完毕。
「越凡创新」成立于2017年,是一家全自主智能机器人系统方案提供商。拥有机器人领域169项技术专利,已授权132项,技术秘密百余项。其创始人黄山为电子科技大学工学博士,2019年福布斯30U30精英人物。
除了「越凡创新」提供的两类机器人,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还出现了消毒机器人的身影。
2月17日,两台消毒机器人正式在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上岗”。“这是最新研发的智能消毒机器人,让它负责消毒工作,可减少医患交叉感染。”机器人研发方中国移动(成都)产业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峻说。
这款智能消毒机器人,通过头部3根、颈部和机身9根深度紫外线消毒灯管和等离子空气过滤装置,实现无死角消毒杀菌工作。张峻介绍,机器人能实现沿规划路径自动高水平消毒,包括病人路径、医务人员路径和医废路径,自动前往相应科室和规划好的点位进行工作,“从而保障工作人员和医患的安全。”
智能服务机器人将迎爆发?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预测,2025 年全球服务机器人每年将产生1.1 至3.3 万亿美元的经济影响,占比70%左右。此次疫情的突然来袭,无异于进一步加速了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的应用。
过去的几年,服务机器人经历过短暂的起伏波动的震荡。受益于人工智能的发展,2016年服务机器人迎来了发展热潮,众多企业扎进这个领域,但最后能真正找到应用场景并实现产业化落地的企业寥寥无几,更多的厂商做的是低端的To C端市场,与玩具无异,在弱人工智能阶段没有真正解决刚需和痛点问题。
技术在进步,行业在迭代。在服务场景中,真正的高价值领域在于To B端的市场,如医疗机器人、巡检机器人、配送机器人等。过去几年,经济获得高速发展以及政策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机器脚”的技术落地。
比如,成都自2019年开年以来就加速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持续推动“人工智能+”新经济产业体系建设,去年底印发了《关于促进装备制造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根据《意见》,成都将打造装国内知名智能制造备研制基地。聚焦发展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和智能制造成套装备等核心装备。
此次疫情中投入应用的机器人,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既有的应用场景,有利于大众对于机器人应用认知的提升,同时也是一场实景的考验,对于未来服务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将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疫情的爆发使得无人服务终端的需求量大幅上涨,对服务机器人行业是有长期利好作用的,行业普遍认为这将使得疫情过去后很多场景加快对机器人产品的部署,可以说迎来了机器人需求拐点。” 「越凡创新」CEO黄山表示。
尽管相对于电影大片里的各类酷炫智能机器人,当下被疫情所激发出很多需求而迎来应用的多数机器人还属于初级能力机器人。但显然,科技的条件和现实的需求,都催生了一场硬核科技站的到来。
此次疫情,不仅给了机器人产业一个绝佳的练兵机会,也让各行各业近距离意识到了机器人的能力和前景。未来,随着机器人应用应该被不断完善和技术进行技术提升,智能服务机器人延伸服务大有可为。
2020-02-15 11126
2018-01-03 10313
2021-03-18 7564
2018-06-01 6567
2019-06-22 6017
2019-05-03 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