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研究”开题论证汇报会成功举行,此次汇报会采用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唐海龙、北京市社科联理论研究部主任许星、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林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龑教授、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付宏伟、华能集团党建部主任舒家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张可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小康》杂志社编委张志、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姜念云、众享比特首席科学家张治国、华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高级经理王世江、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易靖韬、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原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葛颀参加了本次汇报会。
北京市社科联理论研究部主任许星在致辞中提出,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专项项目,北京市社科联设置这一批项目我们希望是取得好的成绩,围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总书记在五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以及之后陆续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能够深入研究阐释,从学理研究的层面提供支撑,特别是对于未来不管是理论上发展还是政策创新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林晨在致辞中提出,恭喜杨东教授通过精心筹备在众多竞争者中争取到了这一重大课题,同时也感谢北京社科联的支持。本课题的研究不仅仅是符合数字中国这一重大发展战略,更是为北京提升数字经济竞争力布局。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一些重要科学问题和关键核心技术已经呈现出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的学科分支和新增长点不断涌现,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势不可挡。该课题不仅有利于人民大学交叉学科的发展,提升人民大学的影响力,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支持。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张龑在致辞中提出,北京社科重大项目在整个学校的发展,甚至是国内整个业界都是处于这种规划前沿前瞻性一系列的突出性的地位。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在国内引领数字法治或者是互联网法治。数字经济和法律的关系,已经趋向数据型、数字型、信息化。数字经济本身一旦数字化,首先受到冲击的是国内法和国际法之间的平衡。因此这个课题非常重大,法学传统的并不是说有了数字经济以后国内和国际就没有边界了,而是说这个边界要重新界定,此时对法律来讲就是一个重大的挑战,一个学科和专业领域的调整。
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项目主持人杨东致辞并就课题情况做开题汇报。
杨东教授首先对各位与会专家的到来表示了感谢,紧接着他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五次院士大会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切入介绍了课题的实际意义和理论意义。杨东教授指出,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基本组织方式、基本工具、基本保障、北京建设数字经济标杆城市的理论架构等问题将成为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课题将重点攻破数据的利益分配机制、数字经济时代的竞争规则等核心或关键难点。
针对P2P、蚂蚁金服、挖矿等等新经营业态,杨东教授明确提出“不能光堵,要堵疏结合”的方针政策,防止出现“一放就乱,一管就死”的现象。对数字货币、数字产业集群做更多的疏导和梳理,使其能在法律轨道上健康发展、规范发展。具体而言,以数据生产要素作为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核心;以平台作为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基本组织方式;以公私合营的数字货币作为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基本工具;以良好的数字市场竞争秩序作为数字产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基本保障。针对北京的数字经济发展生态,杨东教授还提出了“一核三治”数字经济标准城市的理论框架,即以政府治理为核心,完善主体治理、客体治理和行为治理。
杨东教授强调了平台、数据、算法三维竞争结构对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数据平台的竞争具有跨市场竞争的特征,可以将市场势力传导到下游的游戏、会议、音乐等其他产业。从平台的角度研究跨市场传导的问题,其核心在于数据。比资本无序扩张更加严重的是数据流量的无序扩张和数据流量无序垄断。当资本的无序扩张和数据的无序垄断结合在一起以后会对竞争生态带来巨大破坏。因为数据具有的非独占性、高输出固定成本、累积溢出效应等特别属性区别于传统的私有劳动力、技术、土地等生产要素,这种特殊的生产要素属性使得现有的法律对它缺乏有效的管控。所以社交平台等数字平台可以利用数据流量打压、排斥竞争者,甚至是其他的非竞争者,从而对竞争损害、市场力量、垄断行为、法律结构带来根本性的影响。政府应当对所有数字平台应该一视同仁,加强反垄断调查,打破社交行业垄断。
共票是杨东教授提出的中国原创理论,在当下应该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据共享价值给民众发放共票,使得民众的数据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有利于发挥数据价值,更好促进数字产业的发展。在数字产业集群创新方面,能够实现结合数字货币的推广,更好地推动全球数据流动和共享。杨东教授还就课题的研究计划进行了说明,并恳请参加会议的嘉宾对项目提出宝贵的建议,希望课题组在充分吸收专家组意见的基础上取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杨东教授的发言引发了在场领导、专家的热切讨论。
北京市委副秘书长唐海龙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现实意义,认为该课题本身就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北京的数字经济占GDP比重是38%,是全国最高的,同时北京新经济的发展也是全国最活跃的,北京在新经济发展方面有极为重大的使命,今天的打造数字经济国际竞争力数字产业集群的研究,已经不是一个企业的战略也不是一个团队的战略,而是整个国家的战略。
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秘书长卞东认为发展数字经济,不仅有利于强化市场动力和产业支撑作用,而且有利于强化国内循环与国际循环间的纽带,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完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和完善数字技术人才培养体系,加快企业和政府的数字化转型,提高政府的数字经济治理能力和数字经济安全水平,不断壮大数字经济,才能最大程度发挥数字经济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中国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首先向杨东教授表示了祝贺,认为数字经济下的数据、算法、算力以及产业之间的集群发展都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数字经济涉及全球治理的问题,国内外都在思考如何在治理的基础上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但治理不是单向的为治而治,治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发展;数字货币是数字经济中非常闪耀的一点,全球主要国家都在抓紧数字货币的研究,无论是数字欧元、数字美元还是数字日元都提出了发展计划,我们国家在这方面不能落后。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张新宝认为数字时代的经济法主要要考虑政府对市场的规制,不正当竞争会侵犯消费者利益,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将是任重道远的。同时,他提出关于数字货币的治理,要把主要精力集中到法定货币数字化的问题上,促进健康有序发展。支付、流通便捷安全,同时要考虑系统风险的防范。区块链技术提供了法律数字化的基础,非法定数字货币的运行给我们积累了一些经验,要继续完善、建设法律。此外,其认为北京数字产业群有一定优势,数字经济的服务方很重要,中科院、北大、清华等在这些方面很有优势,另外还有经营方面的优势、政策咨询方面的优势、软件资源方面的优势、科研院所和大学人才方面的优势,以及法律咨询的资源,要研究如何保证数字经济的健康发展,执法权和司法权如何正确行使,配置好执法资源和司法资源。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主任付宏伟认为既然数字经济作为新型经济形态的一个具体表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作用方面还要始终坚持。建设数据经济标杆城市的理论架构里面更多的内容还是关于政府的治理和监管,其目的是促进数字经济的发展。区块链将来在促进市场交易秩序正常运转方面应该发挥更多的作用。为了实现数字经济的良性发展,参与各方都要积极参与共享信息、互相监督,形成一个共治机制。
华能集团党建部主任舒家鑫认为数字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数字产业终归是需要产业的,把数据要素化、可视化是必然。希望该课题利用海量的工业数据,推动数字化的发展,尤其是数据的采集、算法利用等未来在行业里面占据主导地位的方面取得实质性成果。
《小康》杂志社编委张志肯定了数字经济核心是数据生产要素,数字政府的建设需要政府掌握并调动的数据这一资源,从而使得产业集群出现了一系列根本性变化。关于数字经济的安全性研究也尤为重要,比特币之类的数字货币需要更加科学有效的监管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主任、学术成果评价研究中心主任张可云认为该课题符合在“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提及加快数字发展,建设数字中国的目标。目前我国正在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如何引领世界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潮流是关键。从北京的角度,北京现在要疏解非首都功能,需要厘清数字产业中哪些是首都应当具备的功能。最后,数字经济是数字中国里面一个核心内容,要把数字社会、数字政府进行有机组合在一块。
众享比特首席科学家张治国谈到数字经济领域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数字经济的规则跟实体经济不完全是一一映射的,如果把数字经济去映射成新的产业,甚至集群的时候,在这个集群里还有新的规则,可能有新的角色的出现,如数字行为人。
华融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法律合规部高级经理王世江认为,第一、数据作为一种新兴生产要素,相较于传统生产要素,有着更高的安全性要求,因此,数据在市场中的流通就需要有系统的、前瞻性的规则对其进行规制与保障;第二、技术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会改变主体的行为,跟据这类新的数字行为可以提出类似“数字行为人”的概念,进而在法律层面对这类主体及其行为进行规范;第三、数字经济需要数字化管理,要利用新型的技术对管理体系进行系统化升级,真正做到线上与线下的有效连接,否则现有的监管体系将会被社会发展的洪流甩在身后。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易靖韬提出产业集群的概念要放在两个大格局来理解,即国内的区域大格局和国际博弈的大格局,北京在发展数字经济有很多优势,比如政策和科研优势等,后续应该思考如何利用这些优势形成数字产业集群效应。
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研究员姜念云谈到,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一系列物质以数据方式沉淀,为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发展数字经济需要同物质世界进行有机结合,数据是生产要素,研究数字经济需要传统的三产结构,数字经济的产业集群是基于互联网的虚拟概念,是基于产业链网络生态的构建。
中国互联网协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方兴东认为把握数字经济产业集群自下而上的产业趋势的内在规律具有前瞻性和趋势性,全球化的问题在于其要面临不同国家的复杂的政治文化,北京可以利用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帮助企业解决全球化基础设施的问题,当下互联网数字经济正在进入强治理的阶段,北京可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助力企业更好的联系发展,尤其是与国际对接。
原GSMA大中华区战略合作总经理葛颀谈到目前数字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挑战是OTT的挑战,我们需要一个全新战略思维全新发展的架构,去发展新的数字经济。他建议坚持国际标杆的比对,坚持以数字科技为主导,建设企业和机构作为主体,打造数字集群研究一定是逐年滚动的目标导向的。
杨东教授代表课题组成员向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发言表示了感谢,他表示上述建议和指导对课题研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和指导作用,课题组后续将认真学习、消化吸收,努力完成课题设定的研究目标,推出有实践指导意义、有决策参考价值的成果,实现理论和实践创新,为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作出贡献。
最后会议在热烈的掌声中结束。
据悉,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重大项目“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研究”由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执行院长杨东教授担任课题主持人,项目旨在探索数据治理的共票理论和数字经济竞争新路径,提出数字经济组织新形态和数字经济数字货币治理新方法,课题研究内容对于发展数字经济、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区块链研究院供稿)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126
2018-01-03 10313
2021-03-18 7564
2018-06-01 6567
2019-06-22 6017
2019-05-03 5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