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30日,在第四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来临之际,中国科协正式推出“科创中国”工作品牌,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推动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科技经济融合。
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让“市长”找到“市场”,“科创中国”指向明确,就是要通过探索有效的组织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人才聚合、技术集成和服务聚力,建设创新、创业、创造生态,让科技、人才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创新资源的配置,需要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更好结合。“科创中国”的创立,是对时代之责的主动担当,是对现实需求的积极应对,也是对广大科技工作者殷切期待的积极响应。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服务青岛会企对接会现场
融通把跨界优势发挥到极致
中国科协是中国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是党和政府联系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具有科学家品牌、多学科综合交叉、地方无缝连接、国际组织联系等特点。
跨界,是科协组织的重要优势。多年来,科协在开展科技服务、助力企业创新、汇聚国内外资源、促进产学协同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创新实践,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科创中国”正是充分发挥了这一优势,聚合科技要素,优化供给匹配,打通科技人才、技术交流堵点断点。
2020年5月30日,“科创中国”工作品牌推出的当天,一个国家公共技术服务与交易平台——“科创中国”数字平台正式上线。
“科创中国”数字平台面向“政产学研金服用”创新主体,通过供给匹配,让企业家找到科学家;通过需求牵引,让科学家找到企业家;通过“市长”找到“市场”,组建新型协同组织载体;以“路演”为切入点,开展国际技术交易协作,拓展国际合作空间。
这是一个“产学研供需对接的信息平台”。139个省市两级纵向贯穿、高校院所横向协同的合作站点网络,实现了各类创新服务站点间的资源协同;科创案例库的建成,实现了技术应用案例、中医案例、临床案例、大科学装置案例等创新案例的集成共享。目前,平台累计入驻个人用户1184.30万人、机构用户12.26万家,“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资源累计141.79万条,平台资源初具规模。
这也是一个“技术服务与交易的运营平台”。强化供给侧服务,与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资源互通、科技服务协同机制,推动原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加强需求应用牵引,挖掘创新需求、凝练产业问题,协同科技服务团,开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多元技术服务。同时,统筹线上线下,以技术路演为切入点,通过精准营销推送互动,实现“问题库”“项目库”“开源库”资源动态运营。
这还是一个“人才与技术的赋能平台”。开展专业技术经纪人才培育,为科技经济融合注入“人才动能”;策划高端峰会论坛、“揭榜挂帅”、技术交易大会系列活动;打造“科创中国·院士开讲”等高品质科创栏目,弘扬科学家精神,营造科创氛围;打造权威品牌榜单,提高创新型企业引领带动作用,赋能地方产业升级。
在“科创中国”的示范带动下,各地也结合自身实际打造自己的平台,开展特色活动。
2020年7月,由四川省科协系统倾力打造的全民共享的互联网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天府科技云”正式上线。之后,全省各级科协组织和每一位干部职工作为“科服保姆”,以全程、精准、完整的“一人一策”“一单一策”的“保姆式”服务,力促科创项目“落地生根”。
探索打造可复制的科技经济融合样板
按照有事干、有条件、有基础的基本原则,“科创中国”在全国选取65个“科创中国”试点城市和园区,形成一批科技经济融合的“样板间”,积极探索并积累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与机制。
广州,作为“科创中国”第一批试点城市,在经济发展、地理区位、科研水平、营商环境等有着中西部城市无法比拟的优势,但对“科创中国”来说,却是不小的挑战。
广州的科技经济融合程度高,各类政策也具备相当优势。在“科创中国”项目开展之前,很多整合资本、人才、技术的工作都已经完成。
从“无”到“有”易,从“有”到“多”难。如何找到服务科技经济融合的发力点,成为摆在“科创中国”面前的一道难题。
深思熟虑之后,“科创中国”将广州试点的侧重放在了科技经济融合的交易环节,而不是技术研发与技术应用环节。
经过一年的谋划,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于2020年9月揭牌,成为“科创中国”项目在广州展开的落脚点和实践载体。
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纯市场化运营。它不是简单地为技术交易提供一个场所、流程或服务,而是整合了“中国创新创业成果交易会”(创交会)、创交会投融资联盟、多个数据库和信息平台、创交会基地的服务综合体,代表了“技术+产业+机构+资本+孵化载体的国际技术交易服务生态体系”。
建设过程中,广州国际技术交易服务中心借助“科创中国”平台,汇集现有科技成果、需求数据、专家资源,将信息半径从广州拓展到了全国范围。
选择技术交易服务中心这种方式来推动科技经济融合,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广州的扬长避短。它既发挥了广州科研院所的高度聚集的优势,充分利用了创交会多年积累的经验,同时,在营商环境类似的情况下,又避免了与周边城市的恶性竞争。
针对试点城市不同的发展需求,打造不同组合、不同模式的示范服务套件,“科创中国”自推出以来,便致力于推动科学家和企业家深度合作,积极探索具有推广意义的科技经济融合发展模式。
在制造领域,焊接是最为重要的材料连接技术之一。我国是世界上焊接材料第一生产和消耗大国,年总产量超过世界总量的50%。
焊材产业规模庞大,产业发展却面临十分严峻的问题:焊接材料的品种不全,中低端焊材的产能过剩,而为重大、重点工程配套的高端焊材严重依赖进口。
天津金桥,目前全球最大的综合性焊材制造企业,“金桥焊材”产品年产销量约占国内焊材市场的1/3份额、全球焊材市场的1/6份额。
建设具有新技术支撑的自立自强企业是天津金桥的强烈诉求。天津金桥的技术需求,得到了“科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团的有力支持。科技服务团研究分析了企业的核心问题,在天津金桥建立了“高端焊接一体化研发中心”,制定了技术路线并实施推进。此外,科技服务团还针对焊接行业的共性技术需求,构建起数据信息链,在高端焊接材料的“焊材+工艺+设备”一体化模式进行研究探索。
“科创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团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牵头组建,联合中国金属学会、中国汽车工程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等15家全国学会参与组成服务团体。同时服务团还联合了各地方学会、地方科协、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服务团的专家都是制造领域久负盛名的专家学者,其中包含20多名两院院士,高级专家达200多位。
“科创中国”科技服务团服务青岛会企对接会现场
高端装备制造科技服务团主要服务“科创中国”试点城市的高端装备制造及相关的产业,努力提升试点城市高端装备的创新发展,持续为地方经济服务。
科技服务团在服务天津的过程中,不仅仅是提升了金桥焊材的性能,更为重要的是,服务团通过深入调研、凝练了我国焊材企业的共性需求,深度分析和汇聚了技术、人才、数据信息等要素,推动“技术-人才链”紧密组合,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如今,“科创中国”面向9大产业领域组建了130支科技服务团,组织了万余名科技工作者克服疫情影响,开展线上线下服务,将人才、技术、成果下沉企业、园区。
不到两年的时间,“科创中国”在融通政产学研金服用资源的同时,已经形成了一批科技共同体特色服务新模式。打造“科创中国”示范“样板间”,组建“科创中国”咨询委员会和“科创中国”联合体,带动全国学会和地方在企业和产业聚集区建立200余个各具特色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协同创新组织,建立长效服务机制,促进产业链上下游联合、大中小企业协作、创新链价值链融合。
育才建设专业化技术经理人队伍
如何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成效?关键要素之一毫无疑问是人才。这其中,技术经理人尤为重要,业内人士将其誉为架起技术到产业“死亡之谷”的“桥梁”。
“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推进创新创业机构改革,建设专业化市场化技术转移机构和技术经理人队伍。
何为技术经理人?国家发改委专门做了解读:技术经理人一般是指在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从事技术转移的专业人士。
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很大,但能够胜任的技术经理人数量却严重不足。技术经理人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承担的工作并非撮合交易那么简单,其服务范围强调覆盖整个科技成果转化全流程。
一个完整的科技成果转化流程复杂、耗时较长,需要投资人、企业家、技术经理人、律师、技术专家等多方协作。这就要求技术经理人需具备良好的技术背景,能够辨识科技项目的技术水平和应用场景,能帮助科学家寻找合适的合伙人、组建创业团队,熟悉科技成果转化的法律法规和操作程序。
培育技术经理人队伍是“科创中国”的重要任务之一,《“科创中国”2021-2023三年行动计划》更是明确提出“发现并培育万名专兼职技术经理人”的工作目标。
2020年12月24日,“科创中国·技术交易券商培育与赋能计划”全国巡回培训研讨班于北京正式首发启动,在打造一支懂科技、会交流、善服务的技术经理人队伍的同时,培养一批为技术转移交易提供全链条服务的技术券商,链接科技与产业、技术与金融、供给与需求,架起促进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的桥梁。
去年,“科创中国”数字平台累计开展3300名技术经理人培育认证工作,举办了两期巡回培训班。
“科创中国”正从“创品牌”向“求实效”、从“搭平台”向“植内涵”、从“扩面”向“提质”、从“提供场景”向“营造生态”转变,努力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在服务高质量发展中建功立业。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20-02-15 11191
2018-01-03 10380
2021-03-18 7626
2018-06-01 6633
2019-06-22 6068
2019-05-03 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