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内外经济复苏呈现“波浪式发展、曲折式前进”的结构性特征,“疤痕效应”导致投资、消费信心仍显不足,就业形势相对复杂。随着数字经济兴起,数字化、线上化和远程化要求劳动重新组合,就业资源配置发生新的变化,工作方式以及劳动契约关系重构,灵活就业逐渐从边缘走向主流,成为就业市场的新趋势。数据显示,当前中国灵活就业人员已经达到2亿人,而数字经济相关岗位需求急剧增长,成为吸纳灵活就业人员的重要渠道。
从灵活就业发展趋势来看,就业岗位集中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信息内容平台、电商平台、灵活用工平台等,这些行业所体现的是数字经济发展下更具多样性、个性化以及灵活性的企业用工模式。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的到来以及制造业与服务业广泛兴起,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就业市场多元化,新增更多灵活就业岗位。据人社部统计,2022年,数字职业达到97个,以平台电商、生活配送、共享出行等为代表的数字化新兴行业创造了数以万计的岗位。
客观而言,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经济下行压力仍较大、就业环境相对严峻。根据暨南大学经济与社会研究院和智联招聘近日联合发布的《2023中国新型灵活就业报告》,无论从招聘端还是求职端看,灵活就业人员规模约占到总体就业人员规模的五分之一。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围绕灵活就业市场构建就业“蓄水池”,是当前就业环境下的务实选择。
从择业观念上来看,灵活就业正逐渐被社会大众接纳。传统观念多认为应以就业稳定为求职的首要条件,多数家庭倾向于让大学毕业生选择体制内就业,如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等。但随着近年来数字经济等行业加快成长,岗位需求大幅增加,不少企业已经具备足够的体量并构建了科学的组织架构,薪资待遇和福利保障机制日益完善,灵活就业逐渐被大众所认可,成为就业市场下沉的标志。数据显示,目前新型灵活就业求职者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求职者占比分别为45.5%和6.2%,均高于传统就业求职者中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求职者占比(42.6%和5.4%)。
展望灵活就业未来发展前景,将呈现出新的特点,并引领就业新潮流。首先,灵活就业市场将更加广阔,就业潜力空间较大。当前,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50.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0.3%,连续11年显著高于同期GDP名义增速。政策大力扶持和行业创新加速迭代,共同促进数字经济产业、行业以及企业等大量涌现,新风口和新赛道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根据阿里研究院此前发布的报告预测,2036年中国新型灵活就业者可能达到4亿人的规模,加快培育灵活就业市场是着力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抓手。目前,共享出行司机、配送快递员、直播电商主播等灵活就业岗位的高学历占比大幅提升,预计未来灵活就业规模、层次和结构将更加优化。
其次,灵活就业市场的规范发展与制度完善仍“在路上”。灵活就业连续多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各地陆续出台灵活就业服务与管理机构规范等政策性文件,打造零工就业市场,补齐灵活就业群体社会保障建设的“短板”。行业组织和企业更加重视灵活就业的组织管理,并探索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保和失业保险救助体系,使灵活就业岗位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预计随着灵活就业社会保障制度更加完善,更加规范新型灵活就业的发展,灵活就业市场将走向成熟,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就业环境。
声明: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文字、图片版权均属权利人,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2017-12-25 1715
2019-03-22 1470
2021-05-06 975
2020-03-04 1334
2018-11-15 1784
2017-06-26 1471